最近,Catalyst这个看似UI风格很MEME的AltVMs项目正式上线了主网,但我仔细翻阅了他们的技术文档,发现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玩意儿。Catalyst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连接EVM、SVM、MoveVM以及BTC网络的多链互通流动性解决方案,属于意图交易赛道的项目。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来简单总结几个亮点:

1)意图交易类项目并不太在意“跨链”这个技术有多复杂,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跨链的情况下执行和实现用户的意图订单。用户在“源链”发起订单,Solver求解器会根据订单描述来执行,Romote链只要能验证或证明交易的有效性,就可以纳入订单交换的范围。因此,虽然从流动性聚合的角度来看,这类项目也属于“链抽象”范畴,但直接把Catalyst定义为跨链AMM自动交易系统会更恰当一些。

2)CrossCats是Catalyst推出的最新跨链桥产品,能够连接多种同构或异构的客户端(altVMs),而且只遵循一个“可证明性”Provable的逻辑。常见的跨链意图交易主要包含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EVM链之间的交易,比如从Ethereum到Base链,整个过程由合约系统管理,用户签署交易订单,Solver Claim订单并提供抵押品,源链锁定用户授权的资产,Solver通过预言机合约在目标链代付完成订单执行,最后再释放并结算用户的锁定资产。

第二种是EVM链到其他VM链(SVM、MoveVM等)的交易,虽然也属于同构链基于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的范畴,但需要在非EVM链上实现一套可证明的验证机制,建立相应的预言机和验证合约,其他订单签署、锁定、执行、结算的逻辑和EVM链间的交易类似。

第三种是比特币到VM链之间的交易,比如从比特币到以太坊或Solana,由于比特币无法实现智能合约管理,需要采取Pseudo Solver “伪solver” 的处理方案。用户先收集真实Solver提供的反向订单,真实Solver签署该反向订单,用户认领订单并获得VM链上的资产,然后在限定时间内主动向特定地址发起转账交易,最后通过比特币SPV轻客户端验证的方式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EVM链之间因为有相同的虚拟机处理环境,所以最为简单,其他支持智能合约的同构链则需要一套特定的跨链证明机制,涉及比特币的交易最为复杂,需要用到SPV客户端验证逻辑,在预言机、资产锁定等环节都要有特殊处理。

3)在基于可证明机制实现交易订单的撮合执行之后,就需要考虑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分享管理机制、Oracle预言机优化等等。比如,资金的锁定和释放规则会直接影响资金效率,CrossCats允许用户无需预先锁定流动性资金,仅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短暂锁定资产(最小化锁定),以尽可能不牺牲资金的使用效率;又比如,CrossCats设计了多层次支付释放方案来平衡效率和风险。此外也采用了源链乐观支付、目标链验证和承销机制三种释放方案:

乐观支付即假定交易状态为正常执行,先释放资金,再通过预质押资产和争议挑战窗口的形式来确保安全;目标链验证则要求Romote链向源链提供证明;承销机制则把一部分订单指责转移给其他参与者以提升撮合效率。

catalyst与crosscats:重塑跨链交易的流动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