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网芜湖市湾沚区供电公司成功应用了自主研制的输配电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清障机器人,该机器人沿着导线轨道向前移动,穿过树丛,并通过电锯上的“眼睛”定位到导线周围的树障。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条件下,机器人能够精准快速地进行清理动作,解决了作业环境复杂、人工清理难度大的问题

国网芜湖市湾沚区供电公司:打造机器人清障利器,助力自动化创新研发

赵晶晶提供了一张图片,展示了一台自动清理树障的带电智能机器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约有23%的输配电高压线路位于湾沚区的树木丛林周边。这些线路面临着来自恶劣天气(如大风、雷雨等)以及树障引发的断线、接地和短路等风险,尤其是在夏季树木生长旺盛的时候。为了减少由树障带来的风险,该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障工作。然而,由于路况复杂、空间受限以及电压等级较高等实际情况,清障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还需要配合停电。为了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该公司创新研制了一套多功能带电作业清障机器人。这套机器人可以在输配电高压线路带电运行的情况下,代替人工清理线路周围的障碍物。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当天,在10千伏远航142线37号杆附近,作业人员通过远程控制,让机器人在高强度引导绳的作用下缓缓上升至导线上。机器人在判定到达合适位置后,配合紧锁机构附近的两只“眼睛”,辅助观察机器的行走锁紧机构是否牢固地“握紧”导线,以保证机身平稳地在导线上行走,避免机身不平衡带来的晃动,从而影响到线路的稳定运行。清理机构由旋转电机、旋转盘、连动杆、调节滑座、切割电机等多种装置组合而成,能够清理风筝线、鱼线、薄膜袋等多种障碍物。在清理过程中,电锯上配置的“眼睛”可以帮助作业人员研判线路周边树障情况,通过调节电锯的角度,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清障动作。在位于大型车辆频繁通行的交通要道上,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实现了在狭窄的作业环境下清理树障的工作,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两档之间的清障工作。相比以往需要带电作业车配合下的人工清理,我们的效率提高了约60%,平均清障时间缩短了约30%

国网芜湖市湾沚区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推广输配电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清障机器人的应用,积极汇总实际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解决人工清障的难题,提高清障效率和作业安全性,为设备运维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赵晶晶、程慧东、奚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