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edis内存碎片?

操作系统的剩余空间总量足够,但申请一块N字节连续地址的空间时,剩余内存空间中没有大小为N字节的连续空间,那么这些剩余内存空间中,小于N字节的连续内存空间就是内存碎片。

Redis内存碎片是如何形成的?

内存碎片形成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如何判断Redis是否有内存碎片?

DAS通过Redis提供的INFO命令,查询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命令如下:

INFO memory
# Memory
used_memory:350458970752
used_memory_human:326.39G
used_memory_rss:349066919936
used_memory_rss_human:325.09G
…
mem_fragmentation_ratio:1.00

如何清理内存碎片?

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是重启Redis实例。但是这个方法会带来两个后果:

 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的,从4.0-RC3版本以后,Redis自身提供了一种内存碎片自动清理的方法。

内存碎片自动清理

内存碎片清理,简单来说,就是“搬家让位,合并空间”。

当有数据把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分割成好几块不连续的空间时,操作系统会把数据拷贝到另外,而原来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就变成连续的内存空间了。

但是碎片清理是有代价的。操作系统需要把多份数据拷贝到新位置,把原有空间释放出来,这会带来时间开销。另外在数据拷贝时,会阻塞Redis,降低性能。

如何缓解这个问题?

Redis专门为自动内存碎片清理机制提供参数设置。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来控制碎片清理的开始和结束时机,以及占用的CPU比例,从而减少碎片清理对Redis请求处理的性能影响。

首先,开启自动内存碎片清理: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然后,设置触发内存清理的条件:

最后,控制清理操作占用CPU时间比例的上、下限: